当前位置是:首页 > 本院概况 > 组织机构 > 农村发展研究所 > 科研成果
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理论思考
日期:2008-11-10    来源: 新疆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对处于农业产业化初级阶段的新疆借鉴国内外经验,进行组织创新,探索适合新疆区情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本质

农业产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引导分散农户的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组织形式,是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主发展的基本经营方式,是多元参与者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判断一个企业或组织是否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四个标准:一是龙头企业与多元参与者主体是否具有共同的交易利益;二是产、供、销是否实现了一体化经营;三是一体化经营是否有稳定的组织方式或经营载体来联结,并有利益互补的机制来维系;四是农民是否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合理的经营利润,增加了收入。多元参与者主体是否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则是衡量某种农牧产品经营是否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标准。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经营一体化,关键是“龙头”带动,基础是农户参与,本质是由有关各方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使各个组成主体在整个产业链条內实现利润平均化,进而在全国统一市场条件下使农业的比较利益得到提高,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济学意义。

二、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1、生产专业化

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协同相结合,使每一种产品都将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作成为最终产品,以制成商品品牌形式进入市场。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

 2、布局区域化

根据农牧资源区域布局的特点而形成的每个支柱产业或生产系列,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设立专业化小区,按小区进行资源要素配置,安排商品生产基地布局。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

3、经营一体化

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有关环节联结成“龙”形产业链,实行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综合经营,使外部经济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4、服务社会化

通过一体化组织,不仅可以利用“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而且还能组织有关科技机构,对共同体各个组成部分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等全面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种要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

 5、管理企业化

通过采用合同契约制度,参股分红制度,全面经济核算制度对一体化联合体的营运和成本效益实行企业式管理,实行互补互利、自负盈亏。尤其“龙头”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实行公司制度,以法人身份出现,带动农业产业经营企业化。

 6、流通市场化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完善的市场流通体制。

责编: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