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本院概况 > 组织机构 > 中亚研究所 > 科研成果
中亚的地缘政治:“大博弈”与“小博弈”
日期:2009-04-27    来源:中亚研究所

内容提要:以往的论者关于中亚地缘政治的分析,一般都十分重视大国因素,自然缘于大国政治对地区地缘政治的重大影响。本文在探讨中亚地缘政治的发展脉络过程中,既充分考虑到大国间的“大博弈”,在主要分析美国中亚地区大战略的同时,还关注小国的作用,在“大博弈”与“小博弈”的交织、汇演中把握中亚地缘政治的新动向。结论是,中亚地区眼下还不能说混乱得不行,但受其周边局势的影响,中亚舞台上的“大博弈”与“小博弈”的交织、汇演,地缘政治形势将愈来愈复杂。

关键词:中亚 地缘政治 大博弈 小博弈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潘志平(1945-)男,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自从“颜色革命”大浪潮退下,中亚局势总体趋于平稳,但近年,它的边缘地区仍很不太平:塔利班死灰复燃、巴基斯坦政局动荡不安,“伊核”陷入僵局,高加索局势趋紧,特别是北京奥运期间,格俄冲突突发,必然对中亚地缘政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由此衍生出许多问题。2009年奥巴马美国大选胜出,他将如何面对中亚的“大博弈”和“小博弈”,是各方关注焦点。

一. 大博弈(Great Game)

中亚,或者说包括“东欧”在内的亚欧大陆的腹地,历来为地缘政治学家所关注,如众所知的,现代地缘政治学的鼻祖麦金德(Halford J. Mackinder)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心脏地带”(Theory Heartland)、“世界岛”(World Island)之类的概念,认为谁统治了这一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在麦金德之前的半个多世纪里,当年大英与沙俄两大老牌帝国就在这里展开激烈的争夺,这一争夺被称作“大博弈”(Great Game),而它广为人知,得力于三个英国人:一位上校Arthur Conolly、一位名作家Rudyard Kipling、一位多产记者Peter Hopkirk。其实,到麦金德时代,亚欧大陆腹地的“大博弈”结局尘埃已定。其实,在我看来,“心脏地带论”实难以概括中亚的地缘政治本质,苏俄曾长达百年里,既控制东欧又统治中亚的大部分,但并未能主宰世界,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Mackinder之说言过其实。因此,除非常时期外, 中亚还不大可能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近年,我们许多同行不断地论证中亚地缘政治地位的提升,但客观冷静地观察,中亚地缘政治地位无论如何提升,但其作用和影响还是有限。

二. 大棋局(Grand Chessboard)

地缘政治形势是动态发展的,它的重大变化往往取决于一些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苏联解体。

苏联的解体,直接导致这个“心脏地带”的裂变,出现了所谓的“权利真空”(Power vacuum)地带,并出现了大国竞争,让人们回忆起一百多年前的“大博弈”。然而,我认为,今天所谓的新一轮的“大博弈”,与当年的“大博弈”不可同日而语。当年是殖民帝国在这里的竞争,本土上的一大堆汗国、土邦、部落是被宰割的对象;今天,这片土地上已有了大大小小的现代民族国家,它们都有各自的意愿和诉求。再者,今天外来的强权主要是美国,当然,今天的美国也不宜等同于当年的殖民帝国。

中亚国家是在从未有民族国家的历史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民族国家,与巴尔干和高加索地区相比,要幸运得多,除塔吉克斯坦出现过战乱外,中亚地区总体是和平的。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在我看来,还有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亚还不是美国为首的西方直接与俄罗斯叫板、冲突的前沿地带。前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1997年写了一本书《大棋局》(The Grand Chessboard), 特别提出“欧亚大棋局”的“南部”,即所谓的“欧亚大陆的巴尔干”(Eurasian Balkans)的概念。[①] 他的结论是:“这个地区在地缘战略上对美国的含义十分清楚:美国相距太远而无法成为主导力量,但美国又太强大而不能不参与这一地区事务”,“美国的首要利益是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单独控制这一地缘政治空间,保证全世界都能不受阻拦地在财政上和经济上进入该地区”,概括起来就是“既不统治又不排它”。[②] 可以说,1991年至2001年的十年间,美国主要以经济方式向中亚展示力量,这集中表现在1992年和1997年出台的“自由促进法案”和“丝绸之路战略法案”。

“9·11”事件。

“9·11”迄今已八年,这正是布什政府的八年任期。“9·11”后,美国以“反恐”为名接连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尽管军事打击所向披靡,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建立“美国治下的和平”,还遥遥无期。这两场战事距中亚地区不远,必然会对中亚地缘政治发生重大影响,其中最瞩目之事是,美军和北约部队堂而皇之地进驻中亚,这是英俄在阿姆河一线划定各自势力范围之后的一百年里,西方军事势力第一次在中亚落地。美国资深中亚学者玛莎(Martha Brill Olcott)出版了一部专著,题为《中亚的第二次机会》(Central Asia‘s Second Chance)。那么什么是“第二次机会”?所谓“机会”就是实现西方式“民主化”的机会。苏联解体中亚建国并未实现民主政治体制而浪费了第一次“机会”;“9·11”的直接成果之一是“为中亚国家创造了第二次意想不到的机会——军事基地的存在”。[③] 正是由于“9·11”,美国方有修正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的实践,其军事力量真正脚踏实地地进入中亚。随后不久就发生了“颜色革命”。

“颜色革命”。

这正是布什政府的第二任期里的“杰作”。华盛顿要的是Pax American,即“美国治下的和平”,实施的途径是建立起美式的民主国家群。2003年在前苏联共和国中兴起的“颜色革命”是实现美国这一目标的希望之所在。2005年5月10日,布什在格鲁吉亚说:“玫瑰革命”是历史上的重大时刻。人们可以揭竿而起,从欺压人民的统治者手中夺回自己的自由。[④] 2005年5月18日,布什在国际共和政体研究所称赞“颜色革命”,说这仅仅是个开始,高加索、中亚和大中东地区的变革已为时不远。其实,“民主化”一直是华盛顿政治家的基要主义。因此,“民主化改造”成为“颜色革命”的核心议题,也就不奇怪了,但西方学术界围绕着民主与专制、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主权与人权孰重孰轻,NGO的作用与主权的关系、软权力与硬权力(Joseph Nye)、多极与单边主义、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关系等问题一直有争议,甚至有着激烈的争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也应运而生,如“民主和平论”(Michael Doyle)、“历史终结论”(F.Fukuyama)、“霸权稳定论”(R. Gilpin)、“文明冲突论”(S.P.Huntington)等,这其中核心问题是民主与专制的争论。另一方面,还有的西方学者(Fareed Zakafia)对于所谓“粗卑的民主制”痛心疾首,Eric J.Hobsbawm甚至将“传播民主”,列为世界最危险的八大观念之一。争论最终还是没有什么令人振奋的结果。事实上,作为美国“第二次机会” 的“颜色革命”也被“浪费”了。美国失去了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基地,而取代阿卡耶夫的巴基耶夫政权并非华盛顿所希望的“亲美”。难怪,玛莎非常失望地说:“独立15年以来,中亚各国并未建成民主制度……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么中亚国家的政权自美国在中亚驻军以来反而不如以前民主了”[⑤] 想必华盛顿因此非常郁闷。

三. 大战略

布什当政八年来,不断推出针对“欧亚巴尔干”的地区大战略:

“大中东”。

冷战后,美国就有人提出从土耳其到印度,从哈萨克斯坦到马尔代夫,从黑海沿岸到孟加拉湾的“大中东”概念。[⑥]在伊拉克战争取得军事打击胜利后,美国就致力于“大中东”的“民主化改造”,但步履艰辛,毫无头绪。布什总统在2004年G8峰会上力推“大中东倡议”(Greater Middle East Initiativi),但受到冷落。这个计划显然已不时髦。

“新中东”。

2006年6月美国国务卿赖斯在特拉维夫提出“新中东”概念,以重建中东。[⑦]近年,华盛顿有意愿,或有政客策划,要按所谓民族和宗教原则对中东进行新的地理分割手术,其如意算盘可见“新中东地图”(The Map of the “New Middle East”) [⑧]。重绘中东地图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作为‘人道主义’和‘正义’的安排,将造福于中东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民”。正如学者所指出的:“看来,白宫认为,在中东地区‘创造性破坏和混乱’(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chaos )、‘建设性的混乱’(constructive chaos)是有益的资产,重塑中东,创建“新中东”,可进一步推动英美路线图在中东和中亚地区”,“通过分而治之策略最终服务于盎格鲁-美国和以色列在更广泛地区的利益”。 [⑨]

“大中亚”。

“颜色革命”虽一时轰轰烈烈,但已烟消云散,在中亚(除吉尔吉斯斯坦部分学者还尊称之“伟大的革命”)已臭名远扬。华盛顿就不得不调整政策:美国国务院南亚事务分局(South Asia Bureau)进行重组,将中亚国家包括在内;提出“大中亚”(Greater Central Asia )概念。美国资深学者S. F.Starr在《外交》杂志上撰文中对这一计划作了理论上的阐述,提出允许“民主化”有“弹性的门槛”的“大中亚伙伴计划”(GCAP),即着重以经济援助、重建阿富汗为切入点,将中亚“向南拉”,最终将“大中亚”整合为华盛顿主导的广袤地带。这点可以从布热津斯基的地图上看得清清楚楚。[⑩]但此计划在中亚学者中评价普遍不高,有学者甚至严厉地批判Pax Americana。[11]。

“大南亚”。

事实上,“大中亚计划”出台后,并不被普遍看好。在“大中亚”的概念刚刚提出,还未让世人明白之时,“大南亚”(Greater South Asia)理念就被提出来。2005年l0月,此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多次提到该政策说,“南亚和中亚是极其重要的地区”。美国与“南亚国家的关系可能成为更深刻介入中亚事务的基础”,而“阿富汗将承担连接南亚和中亚这两个关键地区桥梁的历史作用”。以“大南亚”取代“大中亚”,显然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较之“大中亚”,它显然更具吸引力,能够在美国国内外吸引更多支持者。第二,中俄对此新理念所持的异议可能较少。 “大南亚”还是以“重建阿富汗”为口号,其理念前提是,经济革新后,可以提出在该地区推广美国民主价值观的任务,一旦遭到拒绝,则可以打着保护美国在中亚经济利益的旗号,向中亚国家施加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其实,“大南亚”与“大中亚”,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即都是要通过阿富汗将中亚南亚整合为美国所主导的一个区域。

从“大中东”、“新中东”到“大中亚”到“大南亚”,平均二三年就出台一个战略,多战略等于无战略, 我认为,美国在欧亚地缘政治的棋局中如何投子,外部着力使不上劲,内部下手没着落,朝三暮四、首鼠两端,华盛顿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深思熟虑的地区大战略。

四. 小博弈·小国论(Small Power)

人们比较关注大国政治,自然缘于大国政治对地区地缘政治的重大影响。我这里还想提请注意的是“小国”,或“小的势力”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应忽视。2007年日本大学青木一能教授在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说:“现在中亚各国是独立的主体国家,不像过往处于被动地位,而是能动的主体。因此,在大国的相互竞争之下,中亚各国根据自身的判断决定国家的行动。再者,作为国家的自我主张给该地区带来权利博弈,我将称之为小博弈”。[12]本人比较赞同这一想法。青木一能教授的“大国”与“小国”两个向量的分析,颇有见地。

从积极意义上看,大国还应充分理解小国的权利和诉求。早在半个世纪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就形成发展出一有特色的理论——“小国论”(Small Power),其意义在于分析这种国家的对外行为方式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处于东西对抗中的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等,这些应视为积极的现象。

另一方面看,大国与小国之间关系还有消极的现象。比如大国主导、操纵、调遣小国,是常有之事。然而,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到冷战时代还有过“Small Power maneuvered the superpowers”现象。Maneuvere,可作“操纵”、“调遣”、“算计”之义。而奥运开幕之“非战”之日,萨卡什维利悍然大打出手,直接挑动了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俄罗斯形成后冷战时期的最严重的对抗:一方强硬声明、严厉谴责,但几乎再没有什么好牌可打;另一方高调支持格鲁吉亚两个自治地方分离“独立”,但几乎没有响应者,这可谓是“绑架”,即出现了“小国绑架了大国”的怪异现象。以美国的情报能力,对萨卡什维利的行踪完全不知晓,似也不合情理。华盛顿的意图大概是让萨卡什维利打冲锋,试图将俄罗斯逼入死角而令其就范,但没料到两点:一是逼入死角的俄罗斯“跳墙”,二是反被萨卡什维利“绑架”。萨卡什维利铁心投靠西方,特别以美国为后台,这也不会有什么争议的。但萨卡什维利一手造成的后果是否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华盛顿应比我们局外人更清楚。俄罗斯对格军事上得分,但政治上陷入自苏联解体以来最为严重的孤立,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也失分不少,在这个意义上也被萨卡什维利“绑架”了。

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面积最大,但人口不及1500万,称不上大国,却兴味盎然地主办“亚信”和世界宗教大会。“三股势力”相对民族国家,还只是“小的势力”,但甚嚣尘上,不可忽视。因此,中亚地区的“小博弈”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五. 新冷战?

2008年夏发生的格俄冲突,对中亚地缘政治有显而易见的影响。有认为这是继“颜色革命”后对中亚地缘政治产生影响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当然这种看法能否成立,还需时间的检验。

许多国际观察家认为:格俄冲突后,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新冷战即将来临。但我以为,这种认识还值得推敲。毕竟,21世纪的今天不同于当年的东西方的冷战。一是并没有当初那样意识形态的狂热对抗;二是并没有、也不可能形成棋鼓相当的两大对抗集团;三是,俄罗斯社会经济不像当年苏联那样与西方处于完全分离、老死不相来往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妥协合作将逐步地淡化对抗。

有两则来自俄罗斯和西方的报道值得注意:一是俄《独立报》2008年9月26日报道:“梅德韦杰夫试图寻求一种不改变俄罗斯地缘政治立场而与西方战略和解的方法”。看来,俄罗斯已明确将包括中亚在内的独联体地区视为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势力范围”。另一则是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08年10月5日报道:美国国务卿赖斯出访哈萨克斯坦时表示,美国无意与俄罗斯争夺中亚,声称:“美国不是要和俄罗斯争夺哈萨克斯坦的欢心”,但是赖斯还说:“哈萨克斯坦应该有权选择与谁交朋友”。

那么中亚国家的反应是什么呢?2008年11月乌鲁木齐“中亚地缘政治新形势与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研讨会上,中亚国家的学者在学术层面上交流了对格乌冲突意见。

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瑟罗耶日金认为:“格俄冲突证明,俄罗斯和西方思想一致是一种幻想,另一个大错觉是西方认为后苏联地区是一个集权地带,往好的方面说它们是一个大地缘政治游戏中的一个棋子,往坏的方面说,它们是攻击俄罗斯的跳板。”[13]

乌兹别克斯坦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副校长巴哈季罗夫坚持认为,西方推进的“颜色革命”仍在继续,在这种情况下“后苏联空间国家要么被北约、集体安全条约和上合等组织引爆,要么保持中立。每一个国家对发生的问题的态度越来越强硬。” [14]

吉尔吉斯斯坦吉俄大学战略分析与预测研究所所长萨利耶夫认为:“2008年8月南奥塞梯悲剧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格鲁吉亚首脑萨卡什维力一人臆想的结果,而是美国实现从苏联解体时起一贯的遏制后苏联空间的步骤之一。美国披着合法的外衣干预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不仅限于格鲁吉亚。”[15]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战略所前所长瓦列金认为:“俄罗斯利用俄格冲突企图将中亚国家置于一种新的关系模式下。俄罗斯以保护本国公民为借口向中亚国家示范了妨碍别国事务,一直到使用武力的例证。……总的趋势是,中亚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开始转向坏的一面。”[16]

总之,格乌冲突为中亚地缘政治形势蒙上阴影,在中亚的反响也是复杂的,有对美国的抨击,有对俄罗斯的担忧,更有处于美俄对抗夹角中的无奈。

2009年,奥巴马政府结束了布什的八年,美国的欧亚地区战略将做如何调整,中亚地区的大、小博弈又将如何展开,中亚地缘政治由此将发生什么新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的关注点。

目前奢谈奥巴马主义还为时过早,但已有点迹象。

“巧实力”(smart power)。2009年1月13日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就其出任国务卿举行的听证会上宣称,她将结束美国外交的“僵化意识形态”时代,领导一种将原则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巧实力”外交政策。[17] “巧实力”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有观察家解释道:“‘巧实力’即集软硬实力于一身的力量。这要比我们现在所大量动用的‘蠢实力’ (dumb power)强。‘蠢实力’疏远朋友,给武力大开方便之门,导致美国道义权威沦丧,并无休止地宣战。但奥巴马政府带给我们的还应有更多的东西。我希望的是魔力现实主义(magical realism) ” 。[18]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随后撰文说:“巧实力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结合”,认为美国能够重拾“巧实力”。[19]“巧实力”的提出,一般都认为美新政府向“布什主义”说再见。

新现实主义。2009年2月8日奥巴马政府新的领导班子概述了有关阿富汗战争的新的行动战略。特别令人关注的是:奥巴马政府的副总统、新任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新任阿富汗特使所作的任何发言中都没有提到在阿富汗建设民主问题,相反,他们的发言重点都放实现可持续安全问题上。欧洲一位高层决策者说:“奥巴马目标将稳健得多”;北约一位高官说:华盛顿在阿富汗的的重点变得“现实得多”,“不需要是一个民主国家,只要安全”。如此变化,在布什时代是不可思议的。一些高级官员和外交官称这种变化代表了一种新现实主义。[20]

玛纳斯机场。阿富汗局势是布什遗留下烂摊子,不收拾还不行,眼下中亚问题还提不上日程,但小国发难也有时不理还不行。吉尔吉斯斯坦国土还到20万平方公里,在中亚仅比塔吉克斯坦略大点,但2009年2月3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在莫斯科宣布将关闭美军在玛纳斯机场的空军基地。俄罗斯为此买单,许诺为吉尔吉斯斯坦提供20多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援助计划。对此,美国和北约方面第一时间作出反映。美国五角大楼表态说,美国希望继续使用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空军基地,强调这对于保障驻阿富汗美军的补给非常重要。北约秘书长驻中亚和高加索特别代表西蒙斯也表示,如果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决定关闭该机场,将非常“令人遗憾”。其实,自从2005年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就已提出,以后不断有请美军走人的要求,每次都有美国高官赶赴比什凯克将之摆平。原定于2009年2月5日进行的关于关闭美军马纳斯基地的审议表决工作被无限期推迟。据吉尔吉斯斯坦消息人士透露,巴基耶夫总统故意暂缓履行对莫斯科的承诺,以期美方提出新建议。2009年2月11日,奥巴马政府派遣两位高级官员前往莫斯科,力图“拯救”这座美军基地,俄罗斯媒体以题为“我们被玛纳斯基地绑架了”的文章说:“有关玛纳斯基地一事越来越像是泡沫剧……如果比什凯克拿了莫斯科的钱,又在华盛顿同意加价,又改变关闭基地的主意,情况会怎么样呢?”[21] 这又是一场“大博弈”与“小博弈”在中亚舞台上的交织和汇演。如同一位英国学者所说:“如今的中亚国家或许还是小国,……正在不断地学习玩‘博弈’,从而将它们分散大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力创造更多的机会”。[22]

玛纳斯机场事件出现后,媒体再一次惊呼:美俄“新冷战”拉开序幕?这可能又是一场虚惊,但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研究所所长谢尔盖·罗戈夫说得好:“真正的好戏还没开始”。[23]

结论是:中亚地区眼下还不能说混乱得不行,但受其周边局势的影响,中亚舞台上的“大博弈”与“小博弈”的交织、汇演,地缘政治形势将愈来愈复杂。

原文载《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

[①] 布热津斯基关于“巴尔干”定义是:“欧亚大陆的‘巴尔干’面积更大、人口更多,在宗教和种族上的差异也更大,它位于…全球主要不稳定地区的长方形地理区域之内,包括东南欧的一部分、中亚、南亚的一部分、波斯湾地区和中东”。见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2页。

[②],同上,第197页。

[③] 玛莎·布瑞尔·奥特卡:《中亚的第二次机会》,李维建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第2页。

[④]美联社第比利斯,2005-5-10电.

[⑤] 同上,第274页。

[⑥] 安维华、钱雪梅:《美国与“大中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第15页。

[⑦]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06/69331.htm.赖斯2006年7月21日前往中东和欧洲记者招待会。

[⑧]Mahdi Darius Nazemroaya. NazemroayaPlans for Redrawing the Middle East: The Project for a “New Middle East”. www.globalresearch.ca/index.php?context=va&aid=3882。It was published in the Armed Forces Journal in June 2006, Peters is a retired colonel of the US National War Academy. (Map Copyright Lieutenant-Colonel Ralph Peters 2006)

[⑨]同上。

[⑩]此地图源自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p53,不知何故中文版中缺少这幅图。.

[11]М.Е.Шайхутдинов. Геополитика:историятеория,практика. Павлодар,2005

[12] 青木一能:《围绕中亚战略重要性与国际关系》,“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学术研讨会(石河子·2007.9.7~13)宣读论文。

[13] Сыроежкин К.Л. Грузино-осетинский конфликт и его влияние на архитектуру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Ц А, “中亚地缘政治新形势与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会议(乌鲁木齐·2008.11.20~21)宣读论文。

[14] М. Бахадиров. Геополитические детерминанты современных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процессов вокруг Ц А,“中亚地缘政治新形势与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会议(乌鲁木齐·2008.11.20~21)宣读论文。

[15] Салиев А.Л. Формат американо-грузин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 – как пилотный проект для республик бывшего СССР,“中亚地缘政治新形势与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会议(乌鲁木齐·2008.11.20~21)提交论文。

[16]В. Богатырев. Новая политика России в Ц А и 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интересы Кыргызстана,“中亚地缘政治新形势与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会议(乌鲁木齐·2008.11.20~21)宣读论文。

[17] [英]《卫报》网站2009年1月14日报道:《希拉里宣告“巧实力”时代的来临》。

[18] 罗杰·科恩:《奥巴马和魔力现实主义》,[美]《国际先驱论坛报》网站2009年1月14日文 。

[19] 约瑟夫·奈:《美国能够重拾“巧实力”》,[美]《洛杉矶时报》2009年1月21日

[20] [英]《卫报》2009年2月8日文:《奥巴马团队概述了阿富汗的“新现实主义”》

[21] [俄]《莫斯科共青团报》2009年2月12日文:《我们被玛纳斯基地绑架了》。

[22] 伊夫琳·戈赫:《上演油气管道政治戏》,[新加坡]《海峡时报》2007年8月30日。

[23] 埃伦·巴里:《俄罗斯边说好话边攥拳头》,《纽约时报》网站2009年2月7日。

责编: 范红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