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科研动态
“西域论坛”之三“景教研究: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现状”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日期:2022-08-14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院    

  2022年8月5日,由新疆社会科学院杂志社《西域研究》编辑部主办的“西域论坛”之三“景教研究: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现状”学术讲座在腾讯会议网络平台上成功举办。编辑部邀请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西域研究》编委荣新江先生担任主持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西域研究》编委刘文锁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任冠讲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王静副教授和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历史系殷小平副教授4位专家担任报告人。论坛紧紧围绕“景教研究: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现状”这一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交流。
  新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西域研究》主编刘国防同志开场致辞,对受邀专家和参会听众表示衷心的欢迎感谢,并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缘起和学术背景。在2021年11月《西域研究》的编委会会议上,荣新江教授提示《西域研究》应当关注景教研究,特别是考古新发现、国内外研究新成果,正是在荣先生的提示下,《西域研究》刊发了多篇研究景教的文章,并以此基础,邀请了从事考古、历史研究的专家举办了本次学术论坛。
  景教唐代就沿丝绸之路从西边传入我国,新疆地区是景教传入的第一站,敦煌、西安、扬州、泉州等地都留有景教遗存。研究景教的传播,可以揭示丝绸之路上宗教、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现象,可以实证中华文化丰富性、多样性特征。景教研究是国际化的学术,但在我国属于冷门绝学。这两年随着新疆相关景教遗迹的考古新发现和新材料的出土,景教研究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关注,逐渐成为西域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讲座首先由中山大学刘文锁教授介绍了他率领的团队2021年度在新疆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情况。他从遗址概况、遗址的确认与性质、遗址发掘项目背景、出土遗物概述、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考古发掘工作由中山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人员组成考古队,2021年基本完成了对西旁景教寺院遗址岗顶区域建筑的全面揭露,出土了叙利亚文、回鹘文等文书残片、壁画残块及陶、木、铜、铁、织物等重要文物千余件,确认了遗址的景教寺院性质,并初步判断其可能始建于唐代,主体年代为高昌回鹘时期。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系统发掘对于研究古代西域多元宗教与文化交流、景教史、西域语文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早期景教遗址,是古代西域族群与文化多样性、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见证。
  中国人民大学任冠讲师从唐朝墩古城遗址概况、景教寺院考古发现、景教寺院的初步研究三方面介绍了2021年度新疆奇台唐朝墩景教寺院遗址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情况。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承担。在2021年的考古发掘中,于城址北部中央位置发现并清理出1处景教寺院遗址,主体坐东朝西,形制结构特点鲜明,包括南北两组建筑,由中殿、祭台、若干房间、后廊等部分构成,主体年代为高昌回鹘时期,历经复杂的建造、修缮、毁弃和重建过程。寺院遗址内出土了大量题材珍贵的壁画,包括头带十字架的圣像、权杖、棕枝、回鹘文题记、“也里可温”榜题等内容,体现出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西北大学王静副教授以“丝路景教——若干问题的陈述”为题,梳理了景教的源流,辨析了景教和聂斯脱利派两个概念,以考古资料为中心,讲授了景教在中国境内的本土化传播。在新疆伊犁地区、内蒙古敖伦苏木古城、扬州、泉州等内地出土的景教遗物当中,莲花图像被大量应用,尤其是莲花和十字架的组合图案十分鲜明地体现了景教中国本土化的进程。景教遗物中莲花图像被大量用于景教遗物十字架的承座,这一普遍现象吸引了学者的注意,也为我们理解考古、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好的帮助。14世纪上半叶始景教在丝路沿线的传播遭遇困境,根本原因是其“本土化”的程度不够,未能真正完成“本土化”。在佛教文化、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天主教文化诸多主流文化的重重包围中,其生存空间愈益缩小,最终趋向衰微。
  华南农业大学殷小平副教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中国景教研究历史情况。她认为,中国景教研究学科的确立以及学科研究推动都是与新材料或者地下出土材料密切相关。中国景教研究开始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出土,其后吐鲁番文书、敦煌文书的发现推动了中国景教研究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以来新疆、内蒙古、泉州等地出土景教遗物深化了中国景教研究。回顾近四十年以来中国景教研究史,我们应当注意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中国景教研究的国际化,中国学术界与海外学术界积极交流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第二是景教相关材料日渐丰富,研究专著日渐增多。100多年前吐鲁番出土叙利亚语文书,20世纪出土泉州景教石刻,还是21世纪公开出版的杏雨书屋《敦煌秘笈》,学界都从多角度考察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其成果转化为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公开发表;第三是研究视角扩大,研究方法新颖,学者利用宗教艺术史、世界史角度考察景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利用人名研究、家族史研究等方法挖掘景教在中国的历史痕迹。目前中国景教传播研究存在比较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唐朝后期景教在中国是怎样发展的?在西域地区有没有什么中间环节?虽然有部分学者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但是还需要考古材料完善逻辑链条。此次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以及唐朝墩景教寺院的考古新发现也许能为这些问题提供新的材料以及新的思路。
  主持人荣新江教授对每位报告人的讲座分别做了精彩点评。在展望今后的景教研究中,他指出,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和奇台唐朝墩景教寺院的考古发掘,将为今后世界其他地方的景教寺院考古提供借鉴和范本。景教出土文献的研究要特别关注德国收藏的吐鲁番发现的景教文献,这批文献的释读、研究近年正在集中发布。东方教会的史料也是今后景教研究值得关注和期待的。在研究视野上,应将景教研究置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出土发现的古叙利亚语文献中,还包含古希腊哲学、医学的内容,景教文本所用的纸张、抄写形式、装帧方式等正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体现。
  此次“景教研究: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现状”线上学术讲座引起了学界共鸣,参会的相关领域学者多达500余人。讲座结束后,报告人与听众积极互动,对线上问题进行了回应解答。可以说,“景教研究: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现状”学术讲座是一场学术盛宴,也必将推进景教这一领域相关问题研究的细化深化。



“西域论坛”之三“景教研究: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现状”海报

新疆社会科学院刘国防副院长开场致辞

“景教研究: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现状”线上学术讲座专家

《西域研究》编辑部全体参加“西域论坛”讲座

责编: 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