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新疆历史
戈壁滩上的钢铁长城
日期:2024-10-08     来源:道中华     作者: 蔺艳琴 刘单单
图片


   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有5400多公里长的国境线,在国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这片土地上,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与军队、武警和各族群众建立起边境安全联防体系。它是由军垦战士组成,为繁荣新疆经济文化建设、增进民族团结、守卫祖国边疆作出不朽贡献的特殊组织。它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依托于特殊的组织形式,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这支队伍,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1954年正式成立至今70年来,几代兵团人为建设新疆、保卫西北边防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图片

▲兵团军垦博物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

1

一切从生产建设说起

   1949年9月25、26日,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和国民党新疆省主席包尔汉通电和平起义,占全国国土六分之一的新疆和平解放。10月中旬,王震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新疆大进军。部队在西进途中,王震将军为大军西进写下“白雪照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的一首雄壮战歌。到年底,人民解放军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天山、阿尔泰山和帕米尔高原。

   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后,首先遇到的就是粮食短缺,物价暴涨的问题。奸商抬高物价,甚至有粮不卖。要买粮食,既要高价,又要银元。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甘祖昌为了购买军粮,只好每月乘飞机到北京运一趟银元。周恩来总理对他说:“人民解放军要驻守边疆,保卫边疆,长期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是不行的。”为此,周恩来总理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力更生搞生产”的解决方针。

   1949年12月2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军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的光荣传统,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于是,在天山南北,按照师团布点,驻疆部队分别进入能够开垦的军事要地,既驻防,又屯垦,就地取食。

   随后,为了加强对新疆生产部队的组织领导,管理新疆屯垦戍边事业,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大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后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为执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而建立的特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组织,并不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为了混淆视听,杜撰出的兵团是为了安置国民党残兵而产生的。兵团建立后,各农牧团场职工亦兵亦民、劳武结合、兵民合一,使得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得到了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合力治边方略的一大创举。

图片

2

创造出无数了不起的的军垦奇迹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然而,无垠的沙漠戈壁使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变得狭小,加之降雨量少,干旱缺水,自然形成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亘古荒原,有的虽曾开垦,但河床改道,水源不足,留下了许多废墟和遗迹。面对这种境况,无数兵团人“铸剑为犁,掘地为穴”。他们将枪杆换成锄杆,战马套上犁绳,作战图变成生产区划图,炮兵的瞄准镜变成了水平仪,他们学会使用新疆特有的生产工具——坎土曼。天山南北荒漠戈壁成为他们的新战场。

   据老军垦们回忆,刚进新疆的时候,解放军住的是“地窝子”——在地上挖个坑,上面盖上芨芨草,再抹些泥,一人一个窝。有的甚至几家人住一个地窝子里。当时有人风趣地唱出了这样的民谣:“新疆好,新疆好,住的房子三尺高,下面顶着四根棍,上面盖着芨芨草。”为什么房子只有三尺高呢?因为房子有一半在地下,有些干脆全部在地下。第一代军垦人在那里生儿育女,第二代军垦人又在那里出生、成长,“地窝子”是军垦人早期的家园。


图片

▲地窝子(图片来源:六师宣传微信公众号)


   刚开荒时,没有畜力,战士们就用人拉犁。6条汉子6根绳,棉衣磨出了洞,肩头渗出了血,双脚磨起了泡,双手布满了茧。一时间,人拉犁成为普遍现象。

   创业难,难不倒英雄好汉。刚开始,生产工具大多是战士们自己用废钢铁打制的,少数是借用当地农民的。很多战士脱了棉衣光着膀子干活,每天都是从早一直到天黑,吃住在地头,谁也不叫苦不叫累。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千里,屯垦在天山。”昔日这支驰骋疆场的英雄部队组成生产大军,以其规模优势,全方位改造荒漠,在戈壁滩上建起了花园农场。在极端艰难的生产条件和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奠基人王震将军带领官兵们继续发扬南泥湾精神,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进驻戈壁沙漠,开垦荒原,创建农牧团场,规划建设军垦新城。

   1950年,王震将军身先士卒,在大戈壁拉爬犁、拉石头,修筑和平渠;1952年修建八一水库,将戈壁荒漠变成良田,建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军垦农场——八一农场;新中国第一座军垦新城——石河子市,便是由王震将军率陶峙岳、张仲瀚亲自踏勘选址、规划设计。


图片

▲1951年5月,在库尔勒十八团渠放水典礼上,王震兴奋地跳进水渠中。(图片来源:人民网)

   多年来,兵团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防风固沙、排盐治碱、节水灌溉,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了绿洲生态经济网,改善了沙漠边缘的生态环境,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兵团改造大漠的创举,令世人瞩目。联合国造林治沙专家到兵团考察后称赞说:“你们遵循自然规律,促进生产良性循环的路子是对的,值得在沙漠地区推广。”世界银行开发署的一位官员在参观了兵团现代化大农业后感慨地说:“退役军人组建的绿色开发部队,是中国的创举,也是世界的奇迹。它的出现,为世界性的开发事业做出了良好的典范。”

   此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创造了许多洋专家认为不可能做到的奇迹。1963年,他们打破苏联专家“北纬42度以北地区为植棉禁区”的断言,在北疆大面积种植棉花成功,名扬全国。随后便在新疆广泛种植,为新疆建成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奠定基础。

   后来,又第一次在新疆种植甜菜成功、第一次在国内推广地膜栽培技术成功、第一次在国内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成功等等。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广大军垦战士,勤奋探索,刻苦钻研,耕作技术迅速提高。

图片

▲天山脚下的棉花种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

3

70年筑起边防钢铁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了备战边防,抵御外敌的入侵,在西北边陲筑起了一座新的钢铁长城,这是一座独特的长城,是一座用有血有肉的生命筑起的长城。

   70年来,兵团在抗击外来势力的武装挑衅,打击国内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交通条件极差,巡边的民兵经常面临断粮问题,只能靠野菜裹腹。尽管如此,兵团民兵不畏艰险,昼夜巡逻在国境线上,有效阻止了边民越境事态的蔓延。

   随后,根据国家部署,兵团在2000多公里的边境沿线建立了纵深10公里到30公里的边境团场带,形成了稳固的边防屏障,忠实地守卫着祖国的西大门,充分发挥了兵团战斗队的作用。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屋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牛羊。”70年来,在新疆漫长的边境线上,兵团战士们辛勤耕耘、忠诚守卫,成为“永不挪动的界碑”。正如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兵团自成立以来,广大干部职工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发挥着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的战略作用。

   在历史长河中, 70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数百万兵团人而言,却意义非凡。70年间,兵团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并肩开拓,艰苦奋斗,在茫茫戈壁上拓展了几千公顷的人工绿洲,筑起了一道保卫祖国、维护稳定的钢铁长城。

( 作者单位: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

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7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把祖国的边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沙漠披绿衣,荒野变良田

戈壁起新城,边疆展新颜

70年栉风沐雨,艰苦创业

70年春华秋实,成就辉煌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之际

请和“道中华”一同,向我们

可爱可敬的兵团人、祖国的大美新疆

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吧!


如果你知道“兵团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大家哦!

监制 | 闫   永  肖静芳
审核 | 清   风
统筹 | 王彦龙
责编 | 许玲玉
制作 | 郭欣欣
链接地址
责编:热西达·马木提